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核爆染紅火星 地球可能步後塵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4/5/2p7kz.html

(中央社台北3日電)火星素有「紅色行星」(RedPlanet)之稱,不過美國1位科學家表示,火星以前並非紅色,而是發生自然核子反應引發的爆炸後才變紅;地球也可能曾發生自然核爆,未來還可能再次面臨。

美國軌道科技公司(Orbital Technologies Corp.)的資深推進力科學家布蘭登伯格(John Brandenburg)提出的理論是,火星在約1億8000萬年前,經歷1場自然發生、威力足以讓整個星球粉碎的核子反應爆炸,消滅火星上所有生物,爆炸衝擊波造成火星表面變成沙漠。

布蘭登伯格接受美國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訪問時說:「火星表面覆蓋1層薄薄的輻射物質,包括鈾、釷和放射性鉀在內,這些輻射物來自火星1處熱點區。」

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今天報導,布蘭登伯格指出,可能是核爆將爆炸殘骸散佈到火星各地。

「火星的加馬射線(gamma ray)地圖顯示,1處巨大紅點似乎呈現輻射散發殘骸模式。火星另1端也有另1個紅點。」

布蘭登伯格說,這起自然發生的核爆威力,相當於100萬枚百萬噸級氫彈,發生地點是火星北部的阿西達里亞海(Mare Acidalium)地區,那裡有高強度的輻射線。


他指出,這場核爆讓火星大氣層充滿輻射同位素,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最近取得的加馬射線光譜測量資料就發現這個現象。

他說,輻射就是火星看來是紅色的原因。

布蘭登伯格認為,地球也可能曾經歷自然的核子反應爆炸,且未來還可能再度發生。

美國航太總署旗下噴射推進實驗室(Jet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的火星計畫科學督導貝提(David Beaty)表示,布蘭登堡的理論有趣而引人入勝。

不過他表示,若要證明這個理論,航太總署就得規劃前往火星阿西達里亞海探索的任務。(譯者:中央社陳宜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