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hperng.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20.html
我在「草莓族,或被犧牲的一代?」一文裡說六、七年級是被四、五年級犧牲的一代,馬上有一堆四、五年級的跳出來辯解。網路上的言論經常無俚頭,沒什麼好評論的。但是一個銷量可觀的報紙社論竟然也用極為僵直的腦袋為四、五年級辯解,這就顯示四、五年級生裡頭掌握社會資源的真有不少低能而高就的「人才」──不僅僅只是在總統府和行政院會裡喔。
蘋果日報的這篇社論裡這麼說:「彭教授說的四、五年級生掌握社會大部分的利潤,年輕人只能當『奴工』的說法有簡化命題之嫌。 那些四、五年級的老闆或專業經理人,除有富爸爸的富二代外,大多數畢業後也從小員工做起,現在剛好是收成的階段。這是正常社會的現象,怎麼會有世代階級冤仇的看法? 」說這話的人大概從來沒有聽過階級流動的「玻璃天花板」。
先說六、七年級生有哪些階級流動的「玻璃天花板」:付不起的房價、擔不起的創業風險、仰賴資本密集的大吃小經濟競爭,勉強吃得飽、穿得暖的薪資。四、五年級生的成長過程有沒有這些「玻璃天花板」?沒有!所以四、五年級生才有辦法「現在剛好是收成的階段」。
關鍵不是「大家都從小工作起」,而是四、五年級生的頭頂沒有階級流動的「玻璃天花板」,而他們現在他們卻成為下一代的「玻璃天花板」:他們炒高房價讓下一代買不起屋子,他們搞規模經濟壓縮新進入者(下一代的創業者)的生存空間,他們吸乾了經濟成長的果實而讓經濟動能消失使新進入者(下一代的創業者)面對扛不起的巨大創業風險──他們讓下一代看不到未來!這難道不是事實?
如果四、五年級生一直都不知道自己一整代錯在哪裡,未來二十年的經濟發展將仍舊延續既往,全球經濟將會像「我們被騙了三十年!談全球性的青年困境」一文的分析,把六、七年級生的一整個人生給犧牲掉!
偏偏,不只蘋論作者沒有能力讀懂我最淺顯的文章,許多四、五年級生還是繼續在為六、七年級生羅織罪名。
前兩天不小心聽到電視上某人力銀行副總說台灣目前有41萬個工作機會,而每年的大學以上畢業生不到20萬,所以他推論說青年失業是自取的。
台灣給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到底有多少?去年七月份時曾經悽慘到每名求職者所能分配到的工作機會剩0.88個。今年呢?六月份號稱平均每個求職者可分配到1.79個工作機會。我看不出台灣總體經濟條件在一年內有明顯改善,工作職缺如何突然增加?是真的增加?還是放寬定義加上統計報表有誤而灌水?
再來,妳去看104人力銀行的廣告就知道,絕大部分的工作都要「二至三年工作經驗」,工作這麼難找,年輕人去哪裡累積「二至三年工作經驗」?接著,大部分工作機會都在台北,而且只有2.2~2.5K,怎麼存錢?存不了錢怎麼結婚?就算不結婚,怎麼養老?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屈就低薪工作?因為怕一進去就變成一輩子的奴工,永遠脫不了身──年輕有體力時被老闆用最低薪壓榨體力,體力工學不到中年以後能用的技能,從大學畢業的那一天開始專業能力就開始下降,不到十年就不如小學畢業生,過了四十歲而年老體衰就被老闆把你解雇遺棄,勞退基金又不知道何時要倒閉,真的要從四十歲開始當遊民?
這種處境不是比中世紀莊園經濟時還更悽慘?他們也要當一輩子奴工,可不需要先念大學,而且雖然沒有勞退基金,莊園主還不敢讓自己的領地上餓死人。你去看看104大樓或新竹科學園區附近的所得分配與階層結構,看像不像中世紀的莊園經濟:大老闆像貴族,高階主管像新封爵的騎士階級,資深工程師與中低階主管像城堡裡的事務員,工程師像城堡裡的僕役,新竹市的民眾像城堡外的手工業者和農奴,大家只能靠伺候貴族和大老爺來討一口飯吃。而房子呢?本來就不屬於你。
認真想想,台灣社會過去十年是進步了?還是更像中世紀?
四、五年級生吃得滿腦癡肥,連腦袋裡都是脂肪而沒有空間容納任何的思想,也沒有能力看懂任何事實。要如何教他們看懂年輕人的真實處境?
部長們盤占著優渥的資源整天喊「高階人才薪水太低」。試問,龍部長為文化部解決過多少難題?沒有比前任更大的貢獻憑什麼加薪?
蘋果日報的這篇社論裡這麼說:「彭教授說的四、五年級生掌握社會大部分的利潤,年輕人只能當『奴工』的說法有簡化命題之嫌。 那些四、五年級的老闆或專業經理人,除有富爸爸的富二代外,大多數畢業後也從小員工做起,現在剛好是收成的階段。這是正常社會的現象,怎麼會有世代階級冤仇的看法? 」說這話的人大概從來沒有聽過階級流動的「玻璃天花板」。
先說六、七年級生有哪些階級流動的「玻璃天花板」:付不起的房價、擔不起的創業風險、仰賴資本密集的大吃小經濟競爭,勉強吃得飽、穿得暖的薪資。四、五年級生的成長過程有沒有這些「玻璃天花板」?沒有!所以四、五年級生才有辦法「現在剛好是收成的階段」。
關鍵不是「大家都從小工作起」,而是四、五年級生的頭頂沒有階級流動的「玻璃天花板」,而他們現在他們卻成為下一代的「玻璃天花板」:他們炒高房價讓下一代買不起屋子,他們搞規模經濟壓縮新進入者(下一代的創業者)的生存空間,他們吸乾了經濟成長的果實而讓經濟動能消失使新進入者(下一代的創業者)面對扛不起的巨大創業風險──他們讓下一代看不到未來!這難道不是事實?
如果四、五年級生一直都不知道自己一整代錯在哪裡,未來二十年的經濟發展將仍舊延續既往,全球經濟將會像「我們被騙了三十年!談全球性的青年困境」一文的分析,把六、七年級生的一整個人生給犧牲掉!
偏偏,不只蘋論作者沒有能力讀懂我最淺顯的文章,許多四、五年級生還是繼續在為六、七年級生羅織罪名。
前兩天不小心聽到電視上某人力銀行副總說台灣目前有41萬個工作機會,而每年的大學以上畢業生不到20萬,所以他推論說青年失業是自取的。
台灣給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到底有多少?去年七月份時曾經悽慘到每名求職者所能分配到的工作機會剩0.88個。今年呢?六月份號稱平均每個求職者可分配到1.79個工作機會。我看不出台灣總體經濟條件在一年內有明顯改善,工作職缺如何突然增加?是真的增加?還是放寬定義加上統計報表有誤而灌水?
再來,妳去看104人力銀行的廣告就知道,絕大部分的工作都要「二至三年工作經驗」,工作這麼難找,年輕人去哪裡累積「二至三年工作經驗」?接著,大部分工作機會都在台北,而且只有2.2~2.5K,怎麼存錢?存不了錢怎麼結婚?就算不結婚,怎麼養老?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屈就低薪工作?因為怕一進去就變成一輩子的奴工,永遠脫不了身──年輕有體力時被老闆用最低薪壓榨體力,體力工學不到中年以後能用的技能,從大學畢業的那一天開始專業能力就開始下降,不到十年就不如小學畢業生,過了四十歲而年老體衰就被老闆把你解雇遺棄,勞退基金又不知道何時要倒閉,真的要從四十歲開始當遊民?
這種處境不是比中世紀莊園經濟時還更悽慘?他們也要當一輩子奴工,可不需要先念大學,而且雖然沒有勞退基金,莊園主還不敢讓自己的領地上餓死人。你去看看104大樓或新竹科學園區附近的所得分配與階層結構,看像不像中世紀的莊園經濟:大老闆像貴族,高階主管像新封爵的騎士階級,資深工程師與中低階主管像城堡裡的事務員,工程師像城堡裡的僕役,新竹市的民眾像城堡外的手工業者和農奴,大家只能靠伺候貴族和大老爺來討一口飯吃。而房子呢?本來就不屬於你。
認真想想,台灣社會過去十年是進步了?還是更像中世紀?
四、五年級生吃得滿腦癡肥,連腦袋裡都是脂肪而沒有空間容納任何的思想,也沒有能力看懂任何事實。要如何教他們看懂年輕人的真實處境?
部長們盤占著優渥的資源整天喊「高階人才薪水太低」。試問,龍部長為文化部解決過多少難題?沒有比前任更大的貢獻憑什麼加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