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xdite.net/posts/2012/08/12/startup-is-not-a-destination/
最近跟他一個討論的話題,就是台灣這麼多人在網路創業,尤其是台灣也存在著不少 質優的 developer,但為什麼所謂的網路創業為什麼都「不算成功」或甚至失敗得很徹底。
因為我也在創業的這條路上,這一兩年來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情,到底問題在哪裡?
一直到最近的這幾個禮拜我大概理出一個頭緒:原因是太多人把「創業」當作是一個「目的地」,而不是一個職業、解決問題的過程,為想創業而創業,所以所謂的失敗率才這麼高…。
我知道這樣的結論可能會招致很多反對的炮火聲,但請先耐著性子繼續讓我把最近歸結出的想法說完:
「上班」到「創業」不是一個「打怪」「升等」路線
這一個想法是從 給下個年輕世代的殘酷真相得出來的靈感。這篇文章有一段是關於年輕人對於未來的憧憬:
「22到24歲時念個好的研究所。在25歲左右開始第一份工作然後住自己租的公寓。順利的話我想要在28歲左右自己開公司,大約30歲左右結婚。我想我多數的同學和我在財務上想像我們能夠在28歲時擁有自己的車子,30歲時開始存錢準備有天能夠買自己的房子。」
如果你已經出過社會幾年了,就會知道這真的如同原文作者鐘先生所說的,是一個非常天真的夢。而在這個年代,你可能很難在 30 歲前達到這樣的夢想。這卻是這個世代普遍受過大學教育年輕人所共同的夢。
而這段話也意外彰顯出一個迷思:「受一個不錯的教育,預備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工作一段時間,升到不錯的職位得到不錯職業的薪水,最後創業達到財務自由。」
yes。「最後」「創業」
我們把從上班到創業當成是一個「打怪」「升等」路線,問題是真實生活卻不是這麼回事。
「上班」的終點不是「創業」
「上班」的終點不是「創業」。這是我最後思索驗證出來的結論。(雖然乍看之下好像是廢話)
我一直以來有一個謎團未解:為什麼有人「沒什麼技術」創業卻會成功,有人功夫不錯,為什麼創業卻會去失敗?
我想這也是大部分創業者共同的疑惑。幾年來我一直思考,但沒有答案。
直到最近才意外的在一本書裡面得到了一個比較可靠的模型,找出了一點頭緒,這本書的書名是:川普、清崎點石成金。
清崎由一個模型為這個問題做出了解釋:它把所有人分成四種類型:
- Employee(受僱者、僱員):為他人工作而賺取薪金,追求安全、穩定,畏懼風險的一群。
- Self-employed(自僱者、專業技能者、自由職業者、小企業主):擁有某一專長而能為自己工作而賺錢,重視完美,不輕易將職責交託予人,如:醫生、律師‧‧‧等等。
- Business owner(企業所有人、僱傭者、僱主、老闆):擁有一個能夠良好運轉的企業系統,視風險為挑戰、歡迎問題並樂於透過解決問題而致富的一群,信奉以別人的時間(OTHER PEOPLE’S TIME,OPT)以及別人的金錢(OTHER PEOPLE’S MONEY,OPM)為他們工作,收入來源是企業的收益。
- Investor(投資者):讓錢為他們工作,收入來源是各種投資,用錢來產生出更多的錢,即是「富爸爸」一書中所強調「讓金錢為你工作」。
在這本書中,他指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都是 B。(而非大家以為的 I )
且清崎認為,身處 E、S兩種象限,無法令自己達至財務自由。我們應該透過成為B、I象限,才能達到目標。
無可厚非的大家都想要變成 B,或變成 I 。但有幾種身分轉變模式,很容易失敗,分別是(E -> I , E -> B , I -> B )。而比較容易成功的是 ( S -> B ) 或者是 ( B -> I )。
為什麼一些創業者,創業不久後會瞬間就 fail 是因為他們往往在 E 階段,就直接想往 B 階段跨過去,缺乏太多存活的技巧,所以就直接陣亡。清崎建議的路線是,如果你想成功的話,採取 (E -> S -> B) 的路線,機率是會比較高的。
這個模型解答一些疑惑(為什麼有人快速陣亡),但卻沒有回答到另外一些問題:為什麼有人直接走 E -> B 或甚至直接 B 卻成功了。
「解決問題」然後才「創業」
Max 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是直接就當 B 的人(還有一些創業成功的網路界朋友是 E-> B)。E -> B 成功不是不可能。那麼關鍵點在哪裡?Max 不會寫 code,但他事業成功了。我也問了 Max,Max 只跟我說了他「解決了問題」,「也許應該是這樣」。
很多創業文章的重點,都是勸創業者實際「踏出辦公室」「實際解決問題」。這些文章的道理是不錯,總是令我覺得說不出的哪裡怪。
最近還有一篇文章 互連網創業降級論。也是說不出的詭異。
後來我終於想清楚所謂邏輯的謬誤在哪裡。所謂的「創業」應該是創業者有一個問題,創業者為了解決它,而製造了方法,最後重新將此方法規模化,乃所謂「創造一個事業」。而目前的網路創業很多卻是所謂的「創業者」手上擁有了一堆技術,然後到處找問題,想把這些「技巧」變成「解決的方法」。難怪失敗率很高。
因為創業者不是真真切切擁有一個「很痛的」問題,然後製造一個方法解決它。而是賭自己的方法「能夠找到一個問題而恰好」解決它。能夠賭中的機會已經夠低了。而碰上這個「問題」恰巧「很痛」的機會又更低,這個問題不夠痛,造成利潤追不上成本,最後虧本。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那些「沒有技術」的人為什麼能夠網路創業成功,他們並非所謂的幸運。因為他們並非「沒有技術」,他們擁有珍貴的「解決問題的 Domain Knowledge」和其他建構事業所需的綜合技能(如 Leadership, Finace, Accounting, Sales),缺的是「網站建構技術」。但這不會阻止他們成為 B。因為這樣東西可以用資本買到,品質的高低並不會太大方面影響到能夠解決問題的核心能力。
而只有「網站建構技術」,卻無法單獨自己形成一個生意。因為這項技術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除非你的事業就是販售前者製作好的網站或者是使用這些技術解決同領域的問題)
所謂的 ESBI 模型,缺陷的部分就在於:對於 S 的解釋過於單薄。癥結點在於若創業者的 S 與 B 的「領域」並不是同一個的話,S -> B 的成功機率是很低的。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網路創業最終以失敗收場。因為這些 S 者,專精的領域是軟體、行銷,而非 Bussiness Domain。而那些成功的 B 者,並非幸運,而是因為他們都是該領域的 solution provider。
小結
繞了這麼遠,才終於把這套想法梳理成一個脈絡。為什麼清崎的建議是走 E -> S -> B。這是因為不一定有人可以一次走 B 就能成功。而作為一個 B,所需要的技能也並不僅只於單一方面的技術純熟就可以達成。所以走 E -> S -> B 是一個可靠的路線。但這絕不保證你走了 E -> S,就能到 B。
而要成為所謂的 B ,重點也不在於之前累計多少技巧,而是在「解決核心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然後最後會變成「創業」,然後就會得到「超額回報」。
但是為了有一個生意而去製造一個生意,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之上,通常結局不是失敗就是繞了超長的遠路….
終於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這樣的來龍去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