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roodo.com/aswing1978/archives/19390352.html
我讀大學的時候非常用功,所以成績蠻不錯的,當時我的人生目標,就是當教授。在我眼中,教授是一份好工作,薪資不壞、有寒暑假、教書很有成就感、學術上的研究貢獻也許可以帶給社會一點小小的幫助。
距離我大學畢業已經十年了,因為我一直(莫名其妙的)往這個方向前進,終於也躬逢其盛,遇到了這個高等教育大毀滅的時代。在這毀滅的年代中,過剩的博士因為大學評鑑而淪為無法甄補的過剩人力,使得原來應該是「資產」的新銳博士,成為高教的重大「問題」。
兼任薪資太離譜
先談最受到矚目的薪資吧。就在政府準備以「彈薪計畫」爭取優秀研究人員加薪的同時,兼任講師這些高教的邊緣人,薪水卻低的可憐,以每個學分575元來算,十個學分一個星期也才5750元,一個月僅有23000元,還得扣掉勞健保,因為現在健保多了一招「補充保費」。重點是,寒暑假沒有薪水。
這些便宜的兼任講師,都是高等教育通識教育的重要骨幹。很多學校通識老師的水準不足,都會把腦筋動到這些年輕、有活力、有熱誠,而且很便宜的博士生身上,並且美其名為為了這些「未來的教授」提供一些增進教學經驗的機會。
畢業面對非典型就業
問題是,以前說「博士滿街跑,碩士像條狗」,現在這種怪象已經惡化成「博士多如狗」。大學僧多粥少,當學生的時候當通識兼任老師,沒想到拿到專業學位之後,也找不到專任教職,只能繼續當兼任教師。拿到博士並不會飛上枝頭,而是展翅翱翔半天之後,發現自己怎麼還在原來的地方。 為了促進博士就業,校園中的非典型就業情況越來越嚴重。博士後研究變成研究助理、還創造了一種一年一聘,薪水低於助理教授的「專案教師」。同工同酬本應是教師的常態,但為了解決流浪教授,創造的新工作機會固然可能降下失業數字,卻創造了一群低薪高等教育勞工。
教學、行政與招生亂象 就算僥倖拿到真正的教職,馬上面臨的還是來自學校的各種奇怪壓力。許多私立學校正面臨著招生困境,因此每一位老師都被算進招生業務員的業績中,在大學博覽會中變魔術、講笑話,只為博取新生歡心。業績達不到,未來續聘會被拿來「檢討檢討」。 而學校的行政屎缺,也因為專任老師無人想要面對,因此又私立學校推陳出新出一種叫做「行政教師」的怪招。要新來的老師兼任學校行政工作,甚至還有學校讓兼任老師來做這些事情。比如某大學舉辦的學生辯論比賽,負責指導的老師竟然只是一個星期只有兩學分課程的法學兼任老師,而且還沒有酬勞。 而學校評估教師是否適任,也納入了爭取產學的業績。有的老師為了爭取產學,只好自掏腰包找朋友委託研究,研究如果不假手他人,起碼這筆從自己口袋掏出來的錢轉一圈,還能回到自己口袋,只是成果想必不會太精采。 有的學校甚至要求兼任老師明年續聘標準,是行政支援或者產學業績。要一個一個月領不到五千塊的兼任老師爭取幾十萬的產學合作機會,或者是免費打工支援行政,這些老師難免哀嘆斯文掃地。
升等與聘任制度問題多多 要取得專任教師資格,想必得完全配合的走過一段兼任冤枉路;等到好不容易當上專任,並且一路過關斬將六年之後,專任教師還得面臨升等問題。有些財務狀況很差的學校,一點都不喜歡老師升等,因為升等意味著必須加薪。 最近就發生過某校的官司,是老師在第六年還未到聘,就已經被通知不再續聘的消息;反正博士多如狗,產業後備軍多的不得了,一樣的錢可以再一次請到乖巧的菜博士、新老師,為了謀求溫飽,也不至於和學校過不去,何樂而不為? 而有些技能性或者創作性的科目,博士學位對老師用處有限。但大學評鑑標準中的教師學歷博士比,卻影響到這些老師被正式聘用的可能性。對這些技能或創作科目而言,有兩個碩士學位會不會比一個博士學位更有意義、對教學更有幫助?在冷冰冰的標準下,也從來沒有被質疑過。
天下的事情若沒有落實在政治上,就沒有實現的可能 看盡現實,對我而言,讀博士早已不是為了想成為教授,而只是純粹的為了想要讀書。我本身有全職工作,目前為止也還不算太沒成就感;如果有一天成為教授,也許只是因為人生峰迴路轉之故。 但是午夜夢迴,想起當年大學時的豪情,那種對於教授有機會「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實應該是「與天下英才共商之」)的嚮往,其實還是殘留著一點點夢想。作為一個讀書人,成為老師,當然遠比成為一個政治幕僚更符合自己的志趣;只是經驗告訴我,天下的事情若是沒有落實到政治上,就沒有實現的可能。在此引用John Adams的一段話作結:
I must study politics and war that my sons may have liberty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My sons ought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geography, natural history, naval architecture, navigation, commerce and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give their children a right to study painting, poetry, music, architecture, statuary, tapestry, and porcelain.
我知道人類歷史的發展不是長這樣,我也知道他用son這個字有點歧視。但是對一個18世紀的人來說,那是他所處的時代所面臨的挑戰。更重要的是,這是大一政治學課本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節錄。
兼任薪資太離譜
先談最受到矚目的薪資吧。就在政府準備以「彈薪計畫」爭取優秀研究人員加薪的同時,兼任講師這些高教的邊緣人,薪水卻低的可憐,以每個學分575元來算,十個學分一個星期也才5750元,一個月僅有23000元,還得扣掉勞健保,因為現在健保多了一招「補充保費」。重點是,寒暑假沒有薪水。
這些便宜的兼任講師,都是高等教育通識教育的重要骨幹。很多學校通識老師的水準不足,都會把腦筋動到這些年輕、有活力、有熱誠,而且很便宜的博士生身上,並且美其名為為了這些「未來的教授」提供一些增進教學經驗的機會。
畢業面對非典型就業
問題是,以前說「博士滿街跑,碩士像條狗」,現在這種怪象已經惡化成「博士多如狗」。大學僧多粥少,當學生的時候當通識兼任老師,沒想到拿到專業學位之後,也找不到專任教職,只能繼續當兼任教師。拿到博士並不會飛上枝頭,而是展翅翱翔半天之後,發現自己怎麼還在原來的地方。 為了促進博士就業,校園中的非典型就業情況越來越嚴重。博士後研究變成研究助理、還創造了一種一年一聘,薪水低於助理教授的「專案教師」。同工同酬本應是教師的常態,但為了解決流浪教授,創造的新工作機會固然可能降下失業數字,卻創造了一群低薪高等教育勞工。
教學、行政與招生亂象 就算僥倖拿到真正的教職,馬上面臨的還是來自學校的各種奇怪壓力。許多私立學校正面臨著招生困境,因此每一位老師都被算進招生業務員的業績中,在大學博覽會中變魔術、講笑話,只為博取新生歡心。業績達不到,未來續聘會被拿來「檢討檢討」。 而學校的行政屎缺,也因為專任老師無人想要面對,因此又私立學校推陳出新出一種叫做「行政教師」的怪招。要新來的老師兼任學校行政工作,甚至還有學校讓兼任老師來做這些事情。比如某大學舉辦的學生辯論比賽,負責指導的老師竟然只是一個星期只有兩學分課程的法學兼任老師,而且還沒有酬勞。 而學校評估教師是否適任,也納入了爭取產學的業績。有的老師為了爭取產學,只好自掏腰包找朋友委託研究,研究如果不假手他人,起碼這筆從自己口袋掏出來的錢轉一圈,還能回到自己口袋,只是成果想必不會太精采。 有的學校甚至要求兼任老師明年續聘標準,是行政支援或者產學業績。要一個一個月領不到五千塊的兼任老師爭取幾十萬的產學合作機會,或者是免費打工支援行政,這些老師難免哀嘆斯文掃地。
升等與聘任制度問題多多 要取得專任教師資格,想必得完全配合的走過一段兼任冤枉路;等到好不容易當上專任,並且一路過關斬將六年之後,專任教師還得面臨升等問題。有些財務狀況很差的學校,一點都不喜歡老師升等,因為升等意味著必須加薪。 最近就發生過某校的官司,是老師在第六年還未到聘,就已經被通知不再續聘的消息;反正博士多如狗,產業後備軍多的不得了,一樣的錢可以再一次請到乖巧的菜博士、新老師,為了謀求溫飽,也不至於和學校過不去,何樂而不為? 而有些技能性或者創作性的科目,博士學位對老師用處有限。但大學評鑑標準中的教師學歷博士比,卻影響到這些老師被正式聘用的可能性。對這些技能或創作科目而言,有兩個碩士學位會不會比一個博士學位更有意義、對教學更有幫助?在冷冰冰的標準下,也從來沒有被質疑過。
天下的事情若沒有落實在政治上,就沒有實現的可能 看盡現實,對我而言,讀博士早已不是為了想成為教授,而只是純粹的為了想要讀書。我本身有全職工作,目前為止也還不算太沒成就感;如果有一天成為教授,也許只是因為人生峰迴路轉之故。 但是午夜夢迴,想起當年大學時的豪情,那種對於教授有機會「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實應該是「與天下英才共商之」)的嚮往,其實還是殘留著一點點夢想。作為一個讀書人,成為老師,當然遠比成為一個政治幕僚更符合自己的志趣;只是經驗告訴我,天下的事情若是沒有落實到政治上,就沒有實現的可能。在此引用John Adams的一段話作結:
I must study politics and war that my sons may have liberty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My sons ought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geography, natural history, naval architecture, navigation, commerce and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give their children a right to study painting, poetry, music, architecture, statuary, tapestry, and porcelain.
我知道人類歷史的發展不是長這樣,我也知道他用son這個字有點歧視。但是對一個18世紀的人來說,那是他所處的時代所面臨的挑戰。更重要的是,這是大一政治學課本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節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