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ttoday.net/news/20111201/10039.htm
點評:衝撞體制是很amazing的事情,你明知道會失敗,你還是願意嘗試,這才是值得佩服、能夠在這世界上留下痕跡的事。
2011年12月1日 11:30
他覺得人生就是該做有意義的事情,他說自己的個人使命就是要幫助弱者;他是〈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中譯計劃主持人,被《紐約時報》譽為「恰能代表近幾年東西方差距拉近的青年人物」;從打電動為了要破關開始學英文,成功把遊戲哲學帶入人生,創造生活中一件件amazing的事情,他是宅神──朱學恆。
因為我可以
能做得比別人更有效果
除了打電玩玩出一片天之外,他也熱衷於知識的開放分享,並在二○○四年啟動了「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計畫OOPS」,這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文翻譯計畫,希望藉由網路讓一般讀者也能免費分享課程資源,這樣的方式如果可以中文化,相當有意義,但國內竟然沒有任何單位願意主動去做,朱學恆想:「沒人做,那就我來做吧!」他單槍匹馬去和《麻省理工學院》接觸,從網路上招募義工,因為募款不易,朱學恆更陸續捐出版稅所得來維持這個計畫的運作,持續到現在仍在進行中。
此外,他因為翻譯《魔戒三部曲》中文版、成立財團法人《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奇幻藝術獎》並推動各項知識推廣及分享活動,獲得了《總統文化獎》青年創意獎,得獎後,朱學恆將一百萬的獎金全數捐給了開放式課程計畫。
問及朱學恆為甚麼想做公益、分享等相關事情?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可以」。這是朱學恆給的回答,他認為每個人來到社會上都有一個使命—─你可以做得最好,符合自己興趣,又可以再拿來幫助別人的那件事,這就是你的使命。對朱學恆來說,他的使命就是幫助弱者跟分享知識、分享很多他喜歡的東西(如推動奇幻文學),「如果這就使命的話,我本來就應該做得好,我來做也能做得比別人更有效果。」
人生是碰碰車
撞來撞去撞出自己的方向
到底甚麼時候開始知道自己有這樣的使命?朱學恆說:「這事情很難知道,而是透過不斷的嘗試,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慢慢摸索到最後才會發現這是適合自己的。就像當時我就讀電機系,一陣子之後才知道自己不適合跟機器溝通,而是適合跟人溝通,你不會坐在那裡有一天就知道了自己的道路在哪,而是經過不停的嘗試,有過很多挫折後,發現自己原來不適合,我該走別的道路,然後人生就慢慢摸索出一個方向。」
「對很多成功人士來說,他的人生是開F1賽車,決定方向就一直往前衝,中途停下來可能是換輪胎、維修,但對我來說,我的人生是碰碰車,撞來撞去終於撞出自己的方向。」
朱學恆指出,在犯錯跟挫折跟失敗中確定自己適合走甚麼方向是很重要的,「在台灣的教育中,希望孩子不要犯錯,好像失敗就萬劫不復,可是不經過這些失敗,你怎麼知道自己適合的是甚麼?不允許犯錯是很荒謬的,就好像規定一輩子只能談一次戀愛,戀愛成功或失敗就決定你的人生。人生不應該是是非題,而是問答題,應該去嘗試覺得應該嘗試的事情。」
自己負全責
人生苦短,原地踏步不值得
說到自己認為甚麼事情很很amazing?「弱者挑戰強者、雞蛋挑戰石頭、衝撞體制是很amazing的事情,因為在大部分的狀況下你都會失敗。但即使你明知道你會失敗,你還是願意嘗試,我認為這才是值得佩服的事情,這才是能夠在這世界上留下痕跡的事。」朱學恆認為世界上有太多「廉價的同情」,像是連署到幾千人、幾萬人卻沒有任何後續的作為,這只是「拇指革命」,只是宣洩自己的怒氣,如果怒氣這麼容易就被宣洩,社會就不會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