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426656.shtml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女子在澎湖海邊被章魚咬傷,傷口皮膚出現腫脹壞死症狀。
圖/劉昭宏醫師提供
夏日愛到海邊玩水清涼一下的民眾,可要小心「章」吻!一名輕熟女和朋友到澎湖玩水,左手肘竟被快絕種的澎湖章魚咬傷,三、四天後左前臂腫脹疼痛,求診後發現皮膚變黑壞死,還擴散成15平方公分大小的傷口,只得進行清創手術,再施用抗生素。
阮綜合皮膚科醫師劉昭宏表示,這名30多歲女子在澎湖開海產店,她只知道海邊玩水要注意別被水母螫咬,卻沒想到咬她的竟是「章魚哥」。高雄市其他皮膚科醫師則說,夏天常聽到玩水被水母螫咬,但被章魚「咬」,倒是從未遇過。
女子說,被咬後用藥膏塗抹,但傷口毫無起色,手臂還腫脹變形、傷口流出淋巴液,嚇得她趕緊搭飛機到台灣就診。
劉昭宏幫女子治療兩、三天後,手肘傷口仍持續擴大,接著變黑壞死,為避免細菌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先將她轉至外科進行清創手術,將表層壞死組織切除,再持續給予抗生素治療,傷口目前已結痂,恢復狀況良好。
劉昭宏指出,章魚唾液中有一種蛋白質分解酵素,一旦被咬到,傷口會有如被火紋身,出現皮膚組織受損症狀,即使及早治療,傷口依舊會經歷腫脹、流膿、變黑壞死、結痂等過程。
國外文獻顯示,在澳洲、印度常見的藍環章魚或豹斑章魚,唾液中甚至含有河豚神經毒素,有人被毒章魚咬到後,沒幾分鐘就呼吸中止。
根據澎湖縣文化局網站自然生態介紹,當地澎湖章魚,每年2到5月會出現在潮間帶進行交配,近兩年來數量銳減。女子玩水時可能剛好打擾到母章魚產卵,才慘遭「章」吻。
劉昭宏說,和國外比較起來,台灣章魚還不算「毒」,只要以長效型抗生素及抗過敏藥治療即可,但因症狀會導致表層皮膚壞死,若未及早處理,仍可能引發筋膜壞死及海洋弧菌感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