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不想領死薪水?人多的地方,不用搶著去


你覺得「喊水會結凍」、每天被媒體追著報導的大企業,是找工作、選投資標的的好對象嗎?
不想領死薪水?人多的地方,不用搶著去
圖片來源:王創緯
誰說熱門產業、明星企業,才是工作與投資的好選擇?德國管理大師西蒙,為企業的「成功」找到另外一種定義。
德國管理學大師赫曼‧西蒙(Hermann Simon)在著作《隱形冠軍》(Hidden Champions of the 21st Century)中,可不這麼認為。西蒙曾先後在三大洲的頂尖商學院任教,包括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倫敦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日本慶應大學,在管理學界的地位,僅次於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西蒙所定義的「隱形冠軍」企業,必須符合3個條件。第一,市場佔有率必須是全球前3名,或是該洲第1名;第二,年營收低於40億美元;第三,對大眾知名度低。
這群隱形冠軍,鮮少成為媒體報導的主角,卻能在不同的利基市場擁有關鍵地位,少了他們,商業世界運作將停擺。例如,每瓶可口可樂的檸檬酸,是來自奧地利的永本滋勞爾(Jungbunzlauer);全球8成的晶片卡,都使用德國公司德路(Delo)出產的黏著劑。
在不起眼小處,關注長期競爭力
數字會說話,隱形冠軍企業的經營能力,一點也不輸給知名企業。根據西蒙以超過10年時間,研究追蹤全球2,734間隱形冠軍發現,這些企業年齡中位數為61年,32%超過百年以上,而最能代表美國國力的道瓊股價指數30檔成分股,從1896年首次公布以來,至今只剩奇異電器(GE)還在名單上,顯示隱形冠軍永續經營的能力更強。
此外,隱形冠軍過去10年平均年營收成長率8.8%、每8.2年就成長一倍、自有資本獲利率為24.2%,經營成績令人驚豔。
身為隱形冠軍,往往代表著遠離紅海市場的殺價競爭。根據西蒙統計,隱形冠軍在全球需要正視的競爭者,中位數為6個,59.8%的隱形冠軍,競爭對手少於10個,僅12.8%的競爭對手超過20個。
西蒙認為,長期以來,外界對商業世界的認知有偏見,總喜歡擁抱大企業、大品牌。他分析,在全球上萬種市場分類中,98%是小市場,每個市場都有龍頭。「隱形冠軍的成功,來自持續專注在正確的事物上,每一天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改進。」
例如,隱形冠軍的研發投資是產業平均的2倍,每位員工擁有的專利數量是大企業的5倍,人員流動率只有業界平均的三分之一,CEO平均任期是20年。比起討好投資人,隱形冠軍更看重長期、實質的競爭力。
人多的地方,不一定要去擠
當然,創業不見得是每個人的選項,或非得當上隱形冠軍不可。
換個角度,這本書對上班族最大的啟示,或許是不論找工作或是股票投資,人人都能琅琅上口、耳熟能詳的熱門產業、明星企業,未必就是最好的選擇。一來,這些熱門產業競爭激烈,二來,這些企業內高手雲集,出頭不易。
對比台灣,例如DRAM、TFT-LCD、LED、太陽能等產業,都曾經是台灣人熟悉的明星產業,一窩蜂投入卻沒有厚植實力的結果,是在5~10年內,快速淪為「4大慘業」。回想當時,這幾大產業都曾是媒體報導的大熱門,吸引廣大投資人以及工作者的注意,今昔對比,有著巨大反差。
人多的地方未必就是可長可久的好選擇,熱門只是一時的,隱形冠軍卻是持續不墜的,透過西蒙的論證,清楚說明了這件事。
同場加映
書名:《不用腦袋思考,你就一輩子領死薪水》
作者:細谷功
出版公司: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

在這個重視腦力的年代,對職場工作者來說,「思考力」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因為不用腦工作,就只能永遠靠勞力與肝指數賺錢,多年來薪水原地踏步。
細谷功認為,要提升思考力,可以從6個面向下手。包括用好奇打底,啟動僵化思考迴路的「求知力」;找出事物通則的「邏輯力」;抓住突如其來靈光一閃的「直覺力」;從結論出發,勇敢提出假設的「假說思考力」;掌握整體輪廓,進行細部分類的「架構思考力」;以及抓住問題本質的「抽象化思考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