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不會飛的笨鳥 天敵當配偶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53698

 2012/2/25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紐西蘭生存著一種瀕臨滅絕的鳥類「鴞鸚鵡」(圖/取自網路),牠們的生活習性特殊,繁殖和防禦天敵的能力其差,且是唯一一種不會飛的鸚鵡。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熊貓、白犀牛和山地大猩猩等瀕臨滅絕的物種,都透過繁殖維持物種延續性,但鴞鸚鵡對於繁衍後代卻顯然不稱職。

鴞鸚鵡被紐西蘭人稱作Kakapo(毛利語:夜的鸚鵡),學名Strigops habroptila,是一種身體豐滿、在陸地活動的鸚鵡,於紐西蘭野生環境中僅存約一百二十四隻。雌性鴞鸚鵡每隔兩年才進入一次發情期,而笨拙的雄性甚至會搞錯交配對象,把負鼠或其他掠食者誤當成配偶。

雄性鴞鸚鵡會以大嗓門吸引雌性的注意,在濃密的叢林中,時常聽得見雄性鴞鸚鵡嘈雜的叫聲,然而雌性鴞鸚鵡有時雖然對雄性發出的叫聲感興趣,卻找不到牠們的蹤跡。

鴞鸚鵡可活到約九十歲,牠們不得不限制群體的數量,因為牠們只吃一種食物——四年才成熟一次的紐西蘭陸均松(Rimu Tree)果實。

鴞鸚鵡十分溫順友好,能與發現他的人類和平共處;然而面對天敵時,牠們也習慣原地不動,不知逃跑,或著忘記自己不會飛行,匆忙逃離時拍打著翅膀,反而失去平衡,摔倒在地。有時牠們會攀爬到樹上逃避天敵,然而一旦上了樹頂,牠們又會嘗試飛行,造成悲劇性的後果。除了爬樹及擁有利於隱藏在灌木叢中的黃綠色羽毛,牠們幾乎沒有其他躲避天敵的技能。

伴隨著負鼠、白鼬等外來種進入紐西蘭,鴞鸚鵡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十年前只剩約三十隻,直到近年來透過人為控制,促進繁殖。自然資源保護者發現雌性鴞鸚鵡愈多,牠們愈容易發情;然而人工繁殖的鴞鸚鵡以雄性雛鳥居多,是人工繁殖面臨的大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