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中國崛起 中式英語衝擊英文庫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ltime/110109/112012012500539.html

2012-01-25 【中央社】
 隨著中國崛起,西方媒體為貼切形容大陸特有現象,常在報導摻雜「中式英語(Chinglish)」,甚至創造專屬中國的英文詞彙,使得原被視為笑柄的「中式英語」開始衝擊英語詞藻世界。

 北京「法制晚報」報導,自2010年「ungelivable(不給力)」等中式英語風靡網路後,似乎標誌著一個從「中國人背英語單字」到「中國人造英語單字」的跨越性時代已經來臨。

 報導形容,過去一些被「people mountain peoplesea(人山人海)」、「watch sister(表妹)」等中國式英文弄得雲霧不清的老外,開始覺得「中國製造」的英語很有意思。

 美國「紐約時報」並稱這種變化「非常酷」。

 據了解,目前由大陸網友創造,再經過西方媒體報導的中國特色英文單字已經有27個。

 例如,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形容中國男多女少現象時,將未婚男子「光棍」直接翻譯為「guanggun」;美國「紐約客」也直接描寫大陸新世代出現一群「憤青」(fenqing)。

 還有一些中西合璧的合成品,如將Chinese(中國人)與consumer(顧客)合成「Chinsumer」,意指出國旅遊揮金如土的「中國購物狂」;以及被翻譯成「蟻族」的「antizen」,用來形容低收入大學畢業生聚居的社會現象。

 另外,還有一些專為中國經濟等層面設計的新詞彙,如英國「金融時報」以「China Bear」(中國熊)來形容2011年上半年讓投資者內心大為糾結的大陸A股市場。

 也有一些西方媒體將「中國熊」影射為一些認為中國經濟會走下坡的人。

 此前美國「全球語言監督」機構發布報告表示,自1994年以來,國際英語增加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至20%,超過其他來源。專家認為,隨著大陸國力提升,中國文化正對世界文化形成強烈補充。

 對此,鳳凰衛視評論員何亮亮表示,中國特色的英語字詞,有趣且貼切的反映某種社會現象;更重要的是,造就這股詞彙融合的力量主要來自民間,形成一種所謂的中西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