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王浩威/吳哥窟事件



國小五年級的姊姊說:「去吳哥窟好了,可以參觀到世界遺產,又有很多資料可以查。」三年級的弟弟說:「不要東南亞,太近了,人家會以為我們家沒錢。」這是前兩天到好友家裡吃晚飯,和他們家的小朋友不經意的一場對話。我忍不住問說:「為什麼要別人覺得家裡有錢?」
【文/王浩威】
國小五年級的姊姊說:「去吳哥窟好了,可以參觀到世界遺產,又有很多資料可以查。」三年級的弟弟說:「不要東南亞,太近了,人家會以為我們家沒錢。」

這是前兩天到好友家裡吃晚飯,和他們家的小朋友不經意的一場對話。原來,朋友要他孩子自己計畫暑假旅遊。向來在乎成績的姊姊,立刻想到暑假報告的分數,提議一定要去世界文化遺產的所在地,因為班上都知道老師喜歡同學多談文化歷史的事。而單純的弟弟,不清楚這些遊戲規則,過去只是天真的跟著姊姊,這次倒也有自己的主張了。

我忍不住問說:「為什麼要別人覺得家裡有錢?」姊姊倒是回答了:「如果你家裡有錢,老師就會選你代表學校去參加比賽,會讓你得第一名。」朋友的太太立刻插嘴,有點尷尬的說:「都是十二年國教惹的禍啦。」

兩個小朋友在台北東區一家頗負盛名的私立小學就讀。那一天姊姊一副小大人的口吻,教訓弟弟說:「你不要太天真,以為學校老師都是好人,他們也是會看你們家有沒有錢的。」楞楞的弟弟,只是有點懂又不太懂的聽著。媽媽有點訝異,仔細問了姊姊,才知道是指學校演講比賽一事。

原本演講比賽是每班派一位代表參加。但去年演講比賽,同學反應最熱烈的那位,竟然是第二名;第一名則是家長會長的女兒。去年大家也不以為意,畢竟第一名表現也不差,何況他們家又捐給學校那麼多錢。

今年比賽,有一位同學表現特別好,妙語如珠,全場同學笑聲不斷,最後是報以熱烈的掌聲。至於上次冠軍的那位,反而表現不佳,同學的反應也是頗不怎樣。沒想到,比賽完名次一公布,家長會長的女兒、表現不佳的這位,還是第一名。評審老師還特別解釋,說她的講辭頗負深意之類的。而第二名,是某位活躍的家長委員的小孩;第三名則是學校某老師的小孩。至於那位表現最好的,至少是同學們掌聲最多、也是印象最深刻的,才得到第四名。

成績一出來,所有的小朋友都開始竊竊私語,描繪第一名同學她家是如何有錢,祖父是如何如何的高官,而且「她還可以指定誰當她的導師呢。」

朋友的太太擔心,十二年國教宣告實施,大家都開始注意自己小孩每一次活動的名次,幾乎要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地步。朋友太太又轉移話題,問起我上次提及做特色教學的公館小學。她想知道,如果小孩轉過去,表現自然傑出,會不會對以後申請學校較為有利?我卻聽得有點心不在焉,總是無法忘記那一群議論著大人行為的小孩子。他們也許生氣大人的現實和勢利,但更多可能是接受「有錢是很重要的事」這看法。

我不曉得,這個同時宣稱自己在進行品德教育的小學,究竟知不知道這件事對品德帶來的負面效應,恐怕是十倍的努力都沒法彌補回來了。

這就是我們大人的教育方式:因為不夠成熟,對品德也沒有真正的信仰,所有不自覺的虛偽也就成為自己小孩未來人生裡,做人做事最主要的依據。(本文作者為精神科醫師、作家)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2年7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